2005年本校與廣東省惠州市實驗中學簽署了《締結姐妹學校意向書》,以加強粵澳兩地的教育交流,締結雙方情誼。上學年本校派出七位師生前往該校進行短期交流活動,該校亦於去年初回訪本校,大家均收獲甚豐。
為延續上學年兩校交流活動的成效,上月11至17日,本校黃馥紅及劉文堯老師,帶領10位高中同學,前赴廣東省惠州市實驗中學進行了一連七天的短期教與學交流活動。
在整個交流活動中,本校學生獲安排進行惠州市實驗中學的高一及高二不同班級,與惠州當地學生一起聽課學習,讓本校同學對內地重點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、校園生活及當地風土人情有更深入了解。同學深深體會到內地寄宿學生學習之勤奮、功課之繁重及應試升大之壓力。在平日集隊、上課及吃早、午、晚飯時,本校學生基本能做到守時有禮。透過與班上同學及教師互動,他們更可以學到待人接物和處事應對之技巧。在課前預習、課上抄寫筆記及課後集中討論溫習等方面,實驗中學學生的投入及認真,很值得我們學生借鏡。在聯誼活動舉行當晚,本校學生使出渾身解數,首先簡要介紹了高美士中葡中學豐富多采的校園學習生活,繼而落力演唱校歌《揚帆》、紀念回歸的《七子之歌》及寓意兩校友誼永固的《友誼萬歲》,最後是葡國土風舞的表演環節,台下學生亦忍不住走到台上,一起載歌載舞,氣氛熱鬧高漲。
兩位老師每天入室觀課,仔細填寫觀課報告,課後亦與授課教師深入認真、毫不吝嗇地交換意見及心得。在進行示範教學時,黃馥紅教師以徐志摩《再別康橋》為題,透過播放歌曲及朗誦,喚醒學生對文學欣賞的重視及重申詩詞優美獨特之處。劉文堯教師則以“Gender and Stereotypes”為題,透過發問、討論、圖片描述、詞彙使用等手段,讓學生就男女性地位發表意見及展開討論。兩場示範教學深受教師及學生歡迎,博得全場掌聲。示範課後,兩地教師舉行座談會,就教學、課室管理及教育政策等層面展開討論,互相交流學習,同時亦增進了友誼。惠州市實驗中學領導鄧凡用校長對兩節示範課予以高度肯定,也強烈期盼兩校多作教學交流。
是次活動,得到惠州市實驗中學領導及老師重視,熱情接待了本校師生,並提供及時協助及支援,使七天的交流得以順利完成。當地領導、老師的專業和誠懇,事事關心;學生專注學業,熱情友善,都使本校師生難忘。這次學習交流活動時間雖短,但收穫甚豐,意義深遠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