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2日至4日,在蔡美藝老師和黃崢志老師帶領下,本校學生輔導員和30位領袖生同學前香港西貢保良局北潭涌渡假村,參與一連三天的領袖生訓練營活動。
11月2日,師生一行三十多人,經港澳碼頭,到達香港,乘坐專車前往營地。由於當天香港正懸掛一球颱風訊號,為保障學生的安全,營地教練調整了各項訓練次序。師生安頓好後,教練自我介紹,並帶領學生做熱身操,講解該天活動所須之安全裝備及配帶方法。隨後學生參與了「巨人梯」及「信心橋」兩項高空活動。「巨人梯」要求學生互相扶持,合作爬向最高梯級,敲響銅鈴,其他學生則在地上做安全保護;「信心橋」則要求學生沿木柱,爬上約有三層樓高的綱索木板橋,再走到另一端。在大家互相鼓勵下,大多數同學能完成兩項挑戰。活動後,學生一起進行檢討,分享自己參與兩項活動的感受及收穫。學生均表示,最初面對高空活動,心裏感到膽怯,能夠完成挑戰,是在意料之外,從中卻明白到凡事都要相信自己,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工作,同時也相信同伴必會給予自己幫助。
傍晚,學生到飯堂用餐。用餐前後,學生必須自行安排及收拾座椅。晚餐餸菜豐富,同學可以自行添加飯菜。學生自律性強,不挑食,按量取食,表現得到教練的讚賞。
晚飯後,稍作休息,同學再到室內活動室參加活動。活動包括熱身遊戲、「打字機」、「傳電」。同學先進行熱身,用最短時間按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排序。其後,同學分為三組參加「打字機」活動,以最快時間,順序踩踏放在地上的英文字母。最後是「傳電」活動,同學坐成一直行,不能回頭,亦不能發聲,以最快速度,將最後一位同學所收到教練提供的一組數學組合,傳遞給最前一位學生。同學均認真參與遊戲,一絲不苟,全情投入。遊戲後,教練跟學生討論,帶出遊戲的目的及作用,鼓勵學生將來遇到問題時,應以積極的態度去應對。
11月3日,同學吃過早餐參與12公里的行山之旅。出發前,教練先向同學講解途中應注意的事項,再開始行程。大隊先步行到上窰民俗文物館,館內展示了從前客家人的住屋及一些生活用具。稍作休息後,大家繼續旅程,沿途欣賞到極美的自然風光,湖光山色,盡收眼底,豐富了自己的閱歷,亦體味了不一樣的山與水。大伴兒一路前行,説説聊聊,不知不覺就到達麥理浩徑的一段,路旁聳立著一涼亭,涼風颯爽,使人精神抖擻,同學身在其中,眺望不遠處的萬宜水庫,只見怪石嶙峋,讓人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功。在清風的陪伴下,一行人繼續沿麥理浩徑前行,不時看到悠然自得的牛隻,或懶洋洋地用餐,或三五成群慢條斯理地漫步,吸引了不少同學的目光,紛紛用手提電話拍下牛隻的「倩影」。
經過3個半小時旅程,大隊終於返回營地。同學雖然略感疲憊,卻熱烈地討論行山的感受。大家尤其讚賞李文豪及阮德富兩位同學,在整個行程期間,一直幫助同學,支援老師,替大家減輕不少負擔。
午飯後,則是在營地進行最後一項活動──畢業牆。同學們要合作爬上一道3米高的木牆。由於活動存在一定的危險,教練小心講解每個細節,亦要求同學打起萬二分精神去聆聽。教練講解完畢,同學立即討論完成挑戰的策略,各人都主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方法。經過數分鐘的討論,同學們訂定可行的方案。值得一提的是,鄧劍城同學毫不計較,自告奮勇,伸出自己的臂膀,作同學們的踏腳石,雖然他衣服留下了泥黃的腳印,但大家齊心合力,眾志成城,終於在指定的時間內,一一翻過木牆,完成了「畢業禮」。成功的一刻,眾人面上都展露出天真燦爛的笑容,為自己,為同學熱烈鼓掌。為深化活動對同學的得著,教練立即要求大家圍圈,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活動給予的啓發,學生盡訴心中話,掌聲此起彼落,情境感人,眾人亦請來一直在旁察的蔡老師講話,蔡老師首先感謝教練在活動作出的指導,亦為學生的成功感到自豪。
當晚,營地為大家安排了燒烤活動。經過兩天時間,同學融合相處,活動中培養出的合作精神,在燒烤過程中充分展露出來。學生在燒烤,談天話地之餘,不忘互相幫忙,並為老師端來燒好的食物,師生情懷,令人感動。
11月4日,眾人收拾行裝,辭別營地,前往西貢水上活動中心,一嘗划獨木舟。到達目的地,同學把停放在岸上的獨木舟合力搬去海邊,教練從旁教導獨木舟的基本技巧及注意事項。同學們先在岸邊不遠處練習,後來再跟隨教練到划到較遠的地方。對同學來說這是一項新的體驗,也為這次領袖生訓練營畫上句號。
活動期間,同學的表現一直受到營地教練的讚賞及肯定,無論是餐桌禮儀,或是活動期間的表現,無不令他們留下深刻印象。通過這次旅程,同學讓老師看到他們課室以外的一面,儘管他們在課堂上表現並未十分突出,但課堂以外,表現值得讚揚,同學們能與人融洽相處,關顧別人所需,適時伸出援手,總總行為令人感動。經過活動,領袖生同學彼此間的關係更為密切,相信未來開展學生事務工作時,領袖生的團隊合作精神,工作上的默契,能夠更好地發揮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