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共同體教育交流活動

為回應社會變遷的需求,世界教改呼聲不斷,本澳教育界亦努力嘗試改革,以“翻轉教學”為理念,著重以學生學習為課堂的核心。其中“學習共同體”就是透過老師的引導,促進學生“學習”的一種教學模式。

本年2月17日下午,本校於小禮堂舉辦了一場“學習共同體教育交流活動”,並邀得教育暨青年局學校督導人員,以及利瑪竇中學、聖若瑟教區中學、中葡職業技術學校及何東中葡小學老師,近40人,蒞臨本校參與活動。

在交流活動中,梁祐澄校長指出“學習共同體”強調讓老師與學生,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,學生要學會傾聽,繼而願意與人對話,在對話中學習。另外,梁校長還講解了“重理解的課程設計(UBD)──逆向設計教學模式”,指出以這種教學模式設計課堂,以關注課堂學習目標為首要任務,老師必先釐清學生能達至學習目標的表現,以此設計課堂活動,從而改善學生的學習品質與成效。

“學習共同體”主張將教室的大門打開,以讓其他老師能進入課堂互相學習 。活動當天,本校再次開放課室大門,邀請來賓一起參與了初一仁班,黃雪瑩老師任教的數學課堂,主題為平行線的性質。課堂上,學生以4人小組形式上課,座位編排採「ㄇ」字形。黃老師先引導學生由作圖開始,總結平行線性質,再用平行線性質解決其他的學習問題。教學現場,每一個學生小組,安排七、八位來賓在旁觀察學生的表現,但學生都能投入到學習當中,互相合作,細心耹聽、討論,努力完成老師佈置的,一項接一項的學習任務。老師在課堂中,不斷游走在各組別間,觀察學生學習情況,指導學生。

觀課後的議課環節,各位來賓分組就他們觀察到學生課堂的學習情況進行交流,並回饋予任課老師。來賓對學生投入學習、互相合作的表現大加讚賞,也就觀察到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了建議。來賓同時提出了不少“學習共同體”推行的問題,梁校長和本校“學習共同體”的種子老師為來賓一一解答。

本次教育交流活動在熱烈的討論中結束。透過與來賓交流,達至互相啟發,共同進步的目標,逐步建立教師的“學習共同體”,也是“學習共同體”教學改革邁向成功的重要一步。